
民营企业家高乃则为高庄则村民捐建的别墅新居。

2010 年2 月,府谷民营企业家为该县公益事业捐款。(资料照片)
2007年,府谷县以“百机关单位帮百村、百工矿企业扶百村”为主题,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“双百”工程,以县域为平台,整体推进扶贫帮建,涌现出以高乃则、刘彪、王爱田、王爱林为代表的一大批踊跃出资参与扶贫开发的典型,累计达成意向帮扶资金4.2亿元,到位资金3.4亿元,形成蔚为壮观的“府谷现象”。
其实,伴随府谷民营经济一路发展,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早已形成乐善好施、扶危济困的新风尚,他们真情帮扶显大爱,被称为“不一样的府谷人”。
【帮扶·数字】
176个——2007年,府谷县促成了176个工矿企业结对帮扶165个村组。截至2011年底,全县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1.13亿元,实施帮扶项目近1000个,涉及产业开发、基础设施、阵地建设等诸多方面。
13亿元——2010年2月27日,府谷县57位民营企业家及其所属的77户煤矿筹集资金近13亿元,全部用于该县教育、卫生等事业,23万府谷群众大受其益。
39.79亿元——“十一五”以来,府谷县民营企业家已经累计捐资39.79亿元,用于改善该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支持民生事业发展。
7位——2010年4月22日,胡润慈善榜发布,府谷籍民营企业家高乃则以2900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慈善榜第15位,刘彪以530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慈善榜第71位。胡润慈善榜单年捐赠榜显示:府谷县共有7位企业家入围,其中高乃则列第5位、刘彪列第18位、党忠列第35位、余海军列第41位、高菲列第45位、苏利平列第47位、杨侯再列第47位。
3650万元——2012年,府谷民营企业家们慷慨解囊,为该县老区建设捐出建设帮扶资金3650万元。至此,府谷县已形成“双百”帮扶、村企共建、老区建设和县政府“3331”扶贫开发工程(即利用3年时间,每年至少帮扶3000户,做到帮扶到村、到户、到人三到位,实现全县贫困人口脱贫1个目标)相互衔接补充的“大扶贫”格局。
【帮扶·一线】
情系乡土献爱心。2010年,府谷县57位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、回报社会,筹集捐赠资金12.8亿元,在当地兴建医院、高级中学、职业中学、第四小学和幼儿园。
5月30日,记者来到府谷县第四小学,映入眼帘的是明亮而气派的教室、现代化的操场、干净的食堂、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,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耳畔。府谷县第四小学是由县财政投资3500万元、民营企业家刘彪出资4000万元、在府谷新区修建的一所省内一流的花园式现代小学,设计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,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,交通便利、环境幽雅,设施完备、功能齐全。2012年8月12日建成并交付使用,8月18日学校迎来了首批学生。
近年来,府谷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,如捐资修建学校、设立助学奖励基金会、帮助改善医疗卫生条件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、帮建新农村、发展公益事业、援助地震灾区,用他们的义举和善举主动承担着社会责任。“这些企业家为了公益事业十分慷慨,令人感动。”在谈到这些企业家致富思源、勇于回馈社会时,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曾说。
【帮扶·举措】
“人人都帮人,天下无穷人。”府谷境内煤炭资源富集,一些民营企业家迅速获得财富积累的同时,也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。这其中,除了民营企业家快速壮大发展,为从事公益事业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外,他们土生土长的背景以及浓厚的乡土情结,也是促使其热心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在这种背景下,府谷县因势利导,教育企业家认识自己能够富起来是政策提供了机会、政府提供了服务、乡亲提供了环境、大地提供了资源,理应与乡亲共享发展成果。同时辅以政策激励,对在扶贫开发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家,政治上给以鼓励,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以优先。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评价说:“在全国范围来看,积极热心投身于扶贫事业的民营企业家不在少数。但像府谷这样有组织、有规划,能够形成群体效应的地方,仍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。”